找到相关内容319篇,用时34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修定与参禅法要

    不要贪著这个境界,并且应该了解,动是现象,“静结”也是静的现象,要超出动静二相,不住不离于动相和静相。而且要证知了中道,了然不生的中道,这时,就由定而进入“观慧”的领域了。   慧观,不是属于动静的...严经》中,称六根为六贼,“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现在修行人要依禅定的力量,而返还真,正好藉用六根作为工具。   如何籍用六根作为工具...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2738962.html
  • 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序文

    集序  窃空不变,起用随缘,心合道者,其行藏可以知矣。顾其事若显,而其机实微,至有思未能及,言辄有过也。不观夫月乎?甲见其朏则呼生,乙见其朓则呼灭,见其弦望则又呼之为圆与缺。于戏!月果有生灭圆缺耶,...福,有以成之。遂议刊是经解,行乎法施。于戏!尽美矣又尽善也。弥陀圣号,汉译无量光寿,可云善祈年矣;经受持,即得往生,可云善超荐矣;子寿其父,孙荐其祖,诗云「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刊施斯经,得非美耶?...

    李炳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2340268.html
  • 欲海回狂(三)

    ,以是知神有生灭耳。[答]耳目昏聩,形骸所致,岂关见之乎?目之能见,非自见也,依于见性而能见;耳之能,非自也,依于而能。若谓目能自见,则瞪死人之目,亦当有见;而梦中闭眼之时,不应复见种种形像。若谓耳能自,则提死人之耳,亦当有;而梦中耳在床上,不应复他处之声。安有生灭去来乎?   [问]无生灭,略知其概,无去来,所不解也。[答]乍去乍来者,妄想心也,非真性也。真性之大,包乎...

    周安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2740273.html
  • 佛法的基本与要径

    甚至去分别这个声音是骂我,我就生气,恭维我,我就高兴。被声音所迷。所以反一反,不去听声,去听是谁在听?能听的是谁呀?不去声尘,而去返自己的,这就是背尘合觉。我们现在都想度众生要成佛,要摆脱生死...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心法无形,通贯十方。在眼曰见,在耳曰,在鼻嗅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临济禅师直指目前众生用处,眼见,耳闻手执,足奔,都是...

    黄念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70240556.html
  • 法眼、“目前”和“隔”与“不隔”

    有关:  即是见,见即是,不可以更见性。即是,不可以。只你作性见、能能见性,便有一异法生。(同上)  于是有僧起疑:既然说即见,见即,就意味着自无障碍、无极限,那么为何隔物就...察知事物普遍的空,也能察知事物个别的殊相。  佛教把各种眼分别得如此细致,是前所未见的,可见,佛教体系观察世界一定是十分仔细、周全。肉眼是物质的眼,即通常所说的眼根。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都不是...

    张节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4240847.html
  •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二)

    寂灭现前,证圆照三昧;得上同诸佛,下化众生,随缘施设,无不自在(注四)。如《楞严经》卷六所说: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绿心自在,成就菩提,斯为第一(注五)。亦即称颂观音菩萨的法门是依耳根,得不生不灭的妙理,起返的妙智。同理,我们也可从、思、修,入三摩提,解脱六根的缠缚,超越六尘的障碍。依之念佛,即可获念佛三昧。换句话说,摄心念佛的方法,是要人依循一定的方法来实践。  二、十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1640920.html
  • 宇宙万有本体论(二)

    无念而知 佛常现前 无见之见 见遍十方   无 通一切 方见之际 全是见性   了了如如 当之时 全是 惺惺寂寂   攀缘而知 作意而解 便与菩提 不能相应   知见立知 即无明...清净   一念妄动 烦惑系缚 三界业果 千差境起   了心无性 知境非实 境风吹来 识浪不生   顿息诸缘 莫生妄想 自清净 即是菩提   生死业行 自皆止息 唯一真心 无所不遍   一了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5941046.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二)

    应知今家明“即”,永异诸师,以非“二物相合”,及非“背面翻转”,直须“当体即是”,方名为“即”。何者?烦恼生死即是修恶,全体即是恶法门,故不须断除及翻转也。诸家不明恶,遂须翻恶为善,断恶证善,故极顿者,仍云“本无恶,元是善”;既不能全恶是恶(全修恶即是恶),故皆“即”义不成;故第七记(《法华文句记》卷第七)云:“忽都未恶之名,安能信有性德之行”?[61]   可见知礼相当重视“不二”的...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642741.html
  •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解释:这位菩萨最初修行的方法,是耳根不向外,而反耳根中能,又叫做声性,因为一切众生,向外分别音声,就有毁誉的境界,因此起贪嗔之惑,造淫杀盗之业,而受轮回的苦报。菩萨既不向外声,而反闻闻中既没有毁誉的境界,就不起贪嗔之惑;既不起惑,即不造业,当然也就不受苦报。这是约菩萨在因中自己修行而说的。二是依法华经的解释,这「世音」二字,是指世间一切众生的音声,或求菩萨救他的苦,或求菩萨赐他...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4843293.html
  • 顿悟入道要门论

    “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答:“见中不立物。”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  答:“见中不立无物。”  问:“有声时即有,无声时还得否?”  答:“亦。”  问:“有声时从有,无声时云何得?”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常故。有声时即,无声时亦。”  问:“如是闻者是谁?”  答:“是自性,亦名知者。”  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4843804.html